党的建设
今天的故事讲诉了一个风险专员如何从初涉光伏的行业小白成长为审查能手的经历。
稠州金租接触光伏始于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自开业至今累计投放3.8亿元,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2018年,“531新政”给国内光伏行业造成了明显的冲击,公司对光伏项目也趋于审慎,几笔涉“光”项目均未能落地。
他永远忘不了2020年的那天,义乌业务部报送了公司专业化转型后的首笔制造业项目-浙江某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申报融资金额2亿元。他带着憧憬、期待、紧张的心情接手了该笔项目的审查,也是从那刻开始,时任风险审查岗的他,正式开启了自己“追光”的故事。
初遇光伏:脚踏实地 做足准备
刚接手项目时,他的内心有些困惑和抗拒,既担心民营企业风险高,又担心自己专业能力不足。于是,他开始花时间研究光伏行业,不断完善自身,正巧遇上国庆黄金周,时间比较充裕。通过2周的精心准备,开始对行业有了初步认知,也为现场尽调做足准备。公司对该项目非常重视,派出了由主管风控副总裁带队的尽调小组。作为审查专员的他,尽调时他坐在会场旁边,静静地听领导们谈话,默默记录笔记,会前准备的很多问题都没机会提及,他知道任务是艰巨的,但绝不能在团队面前流露出疑惑的情绪。尽调结束后,从报告撰写到上评审会,他实时推进风险化解进度,把握时间节点沉着应对,直到最终项目的成功落地。而那篇审查报告以及作为报告附件的行业研究,也成了他最初的“追光”作品,在日后的工作中也时常会拿出来借鉴。
再遇光伏:身体力行 把握细节
2021年,又一笔光伏制造项目交到了他的手上。某某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垂直一体化的光伏制造商,2亿元融资额,依然由主管风控副总裁带队考察。听着大佬们“华山论剑”,他竟产生了一丝“顿悟”的感觉,之前审查浙江某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时的些许疑惑也得到了解答。该项目因种种原因更换了几次租赁物,时间紧急,为确保项目按时投放,他陪同主办业务同事开车数百公里,辗转义乌、海宁两地,深入车间,仔细清点租赁物。嘈杂、高温的生产车间,杂乱无序的租赁物,单手持机,俯身拍照,付出了辛苦,但也收获满满。时至今日,他每次回想此事,常感慨若无这几次因缘际会,一生中怕是没这么幸运可以这么近距离接触、观察光伏生产设备了。
成就光伏:行稳致远 独当一面
时间一转眼就来到了2022年,经过不断的“升级打怪”,他逐渐成长为行业资深。再次接到光伏项目时,早已褪去了初涉光伏的迷茫与忐忑。此时的他,可以和客户就产业价值链价格波动、技术迭代、跨界竞争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也更加感受到如今盛名之下光伏产业中的暗流涌动。
辗转三年,风雨兼程,他惊喜的发现自己已经成为一个与往昔不同的自己,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审查能手。2023年,他受邀参加了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SNEC2023)。背着双肩包,穿梭于各展台之间,晶科、晶澳、爱旭、日升、亿晶、中来、一道,看着一个个熟悉的光伏客户,看着一个个崭新的科技产品,他无比骄傲,也更加无悔自己的追光路。
数年间,中国的光伏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作为融资租赁行业的一个小风控,有幸在一次次追光中见证了自己的成长,见证了公司这三年为专业化转型做出的努力,见证了公司践行金融服务实体、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真确行动。”
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个平凡、默默无闻的风控审查员,凭着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对光伏事业执着的追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说,审查工作是平凡的,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坚持不懈的默默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