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身边的TA·我们的故事|小家
2021-12-07

五年,是见证稠州金租发展壮大,从初出茅庐到成绩斐然的五年,是与数据相爱相杀,从“表弟”熬成“表哥”的五年,也是与部门共同成长的五年。我该如何去形容和介绍我们的部门呢?人们常说,心安之处便是家,计划财务部就好似我生活之外的另一心安之所,我愿谓之“小家”。


1638864417193208PwzT.jpg


源起稠行的“家文化”基因

2016年,我有幸加入稠州金租,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而这一切故事的开始还得从总行讲起。

入职那天,公司刚刚组建不久,各方面的事情还在陆续统筹安排,办公场所因为装修的原因,我们只能暂时借“住”在总行计划财务部,进来的第一天大家都在埋头工作,而坐在最角落工位上的我略微显得有些格格不入。非银行系出身,刚从会计岗位转岗到统计,一切对于我来说是那么的陌生且迷茫,也曾产生过自我怀疑,我能面对这份新岗位、新工作的挑战吗?但没过多久,我就打消了这份疑虑,总行的小伙伴比我想象中的更加热情,为了让我尽快熟悉和适应,压箱底的资料都被他们翻了出来,你一篇制度我一篇报告的丢给我,还会帮我“避坑排雷”,耐心讲解各种注意事项,而我人生中的第一本统计手册正是来自他们的馈赠。在这日后的五年中,这种互帮互助的氛围和精神像刻在“家文化”的基因里,从稠州银行到稠州金租再到我们的计划财务部,一脉传承。

凝聚团结,并肩作战

在工作上,“小家”人数虽然不多,但却有一股奇妙力量将我们四人紧紧地拽在一起,总有人忙了累了,也总有人搭把手顶上去,总有人冲锋在前,也总有人在背后默默支持,在力与力之间的作用下,呈现出自然而然的平衡与和谐。

每年的年终决算夜,稠银大厦灯火通明,这也是计财最紧张、最忙碌的一个夜晚,没有人会提前离开,直到最后一个数字尘埃落定。我们知道我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责任,每一个数字、每一笔账、每一个指标以及最后的财务报表,我们都会反复计算、确认、复核、再复核,确保领导以及公司上下能第一时间看到最准确的“成绩单”。其实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工作需要,你永远可以相信计划财务部。

“家”里的“人情味”

工作外,除了公司提供给我们的各种员工福利和人文关怀,让我们切身感受到“家文化”的温暖,我们“小家”自身也有一套对“家文化”的践行。比如我们不会错过彼此的生日,除了一顿美食的犒劳,我们也一定会订上一个蛋糕,用我们自己的仪式感祝福彼此;又比如每年过年,苏总会献上自己的墨宝,为我们赐字送福;亦或是桌子上好像永远不会断供的零食或水果,我们对分享始终乐此不疲。

部门里经常“哥”、“姐”相称,我这个年龄最小的“小弟”自然受照顾最多。印象中的某个夏天中午,我因为中暑全身乏力,几乎快无法继续工作,大家见状也非常担心,第一时间去找尽可能替代刮痧板的工具为我刮痧排毒,为了尽快让我出痧,部门三人轮番尝试各种办法,或拍打、或手夹、或用勺子刮,整个过程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我慢慢缓了过来,但他们早已精疲力竭、满头大汗。这样的照顾还有很多,我很怕、也无意麻烦别人,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好像也不再是别人了。

聚散时有,“小家”常在

2021年9月,苏总将迎来正式退休,这也是苏总和她带领的计划财务部共事的最后一个月,工作照旧,一切看似稀松平常,但与往常的日子相比总显得些许特别。我们不会告别,但也仪式感的陪苏总过完了她在计划财务部的最后一个生日,饭桌上,我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蛋糕,蛋糕小卡片借用了苏总朋友圈背景里的一句话“猪事顺利”,“这是我今年最喜欢的一句话”她看到小卡片如是说。好巧,这也是我们最想送上的祝福。我也不懂告别,24日晚,大家结束了手头上的工作都没有急着要走,心照不宣,我们一起送苏总到了地下停车场,引擎声渐起,我们没有说再见,目送她慢慢远去。彼时,至少在那一刻,我们计划财务部四个人依旧整整齐齐的在一起,就像往常一样,从未缺席。


1638864441109108XIJH.jpg


五年过去,“小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小家”团结、谦虚、真诚、互帮互助的精神和“人情味”也将一直延续下去。不久前,“小家”迎来了新的成员,为计划财务部增添了新的活力,我们也将继续并肩作战、砥砺前行,与稠州金租一同开启新的篇章。

 

作者:计划财务部 朱继

身边的TA·我们的故事|职业生涯第一站风景很美
身边的TA·我们的故事|少年如斯 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