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建设
根据陈希林董事长“重视青年员工发展,关注青年员工成长,倾听青年员工心声,加强青年员工培养”的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加强青年员工交流,激励青年员工成长,听取青年员工对公司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公司于近日举办了“正青春 壮志稠”青年员工座谈会。现编发《“正青春 壮志稠”专刊》第7期,将座谈会上青年员工徐亮亮的交流内容分享给大家。
徐亮亮
2017年1月入职公司
现任杭州业务一部高级项目经理
牢记使命,服务实体再出发不忘初心,披荆斩棘向前行
我2015年毕业后去了上海,进入远东租赁,在上海呆了不到两年,后来加入了稠州金租,可以说我的工作经历是生在远东,长在稠州。回首过去的三年多,见证了公司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这三年里,我经历过迷茫与彷徨,遇到过困难与失望,值得庆幸的是最后顶住了压力,克服了困难。在这里有几点感悟和大家分享:
转变角色,快速融入。过去的三年中,跟大部分新员工一样,我也有过刚进公司时的迷茫与彷徨。那时候公司刚成立,自己也处于磨合期,一下子找不到北,摸不准公司业务风险导向。我在公司的第一个项目是与某物流公司的车辆租赁项目,在拿到项目后第一感觉比较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遇到了客户配合度低,被作为租赁物的车辆分布在省内外各地,车辆各类发票与所有权管理不到位等棘手的问题。对内,递交给公司的材料屡屡被退回;对外,无法及时收集客户的相关材料,来来回回好几趟项目都不能落地,此时我有种欲哭无泪的沮丧。后来,我深入剖析了当时遇到的困难,发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自己对公司各项政策与制度不够熟悉。我开始转变思路,先从理清楚公司内部相关文件及要求入手,把这个项目需要客户提供哪些材料罗列清楚一并告知客户准备,有条不紊地推进,最终项目得以落地。通过这个项目,我全面学习了公司的授信政策与项目准入标准,并做到了然于胸。从个人的经历来说,我建议尤其刚进公司的同事,要学会从小事做起,哪怕是有过从业经验的人员,刚进公司要先去了解公司,包括公司的业务导向、风险偏好、内部流程、操作要求等。可以先在熟悉流程、市场拓展及项目推动过程中去掌握项目要领、公司风险偏好等。因此,对于新人来说,不管是什么岗位,尤其是前台业务人员,要学会在进入公司的初始阶段迅速转换角色,学会去融入公司。
善于交流,积极学习。日常工作中肯定会有不少的困难与疑惑之处,比如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导致的公司内部政策调整,新旧政策调整过程中并不知道某个项目到底能不能做,比如由于客户定位不准确,导致效率下降、时间浪费,甚至出现较多项目花费较大精力获批了不提款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觉得要及时与领导、部门同事及公司中后台相关部门沟通,迅速转换思路,沟通的过程中很多时候会有醍醐灌顶的效果。我之前主办过一个受让融资租赁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部分评审人员对受让融资租赁模式较为陌生,甚至公司还没有既定的合同模版,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这个项目,我在汇报项目时专门制作了课件,对业务模式进行细致讲解,在评审人员充分了解这一业务模式后,我的项目最终得以顺利落地。此外,工作中遇到困惑和困难,要善于运用团队的力量,将困难和疑惑说出来,群策群力,久而久之,自己的思路也能得到大幅的拓宽。
细之又细,勤于走访。要在日常工作中尽量把事情做细,比如报告分析到位一点、租后管理认真一点、客户拜访勤快一点等。作为前台业务部门,要加强客户关系的维护,一方面有利于及时掌握客户最新经营管理情况,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的长久合作奠定信任基础。
摆正心态,敬畏风险。无论工作还是生活,要有乐观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相信努力付出才能有收获;去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也要珍惜生活带来的磨砺。作为一线业务部门,要学会相信自己的判断,尤其是对待风险,不能人云亦云。做租赁不是平地赛马,更像是一场攀岩比赛,更快并不代表着更大的成功,一个失足有可能抹平所有的成绩,对于一场没有尽头的比赛来说,最重要的要在前行的过程中做到安全规范,要时刻学会认知风险、敬畏风险。
徐亮亮加入公司后,与公司同创业共成长,在租赁行业的摸打滚爬中,积攒了一定的业务实操经验,很快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高级项目经理。公司为像他这样的优秀青年员工通过技术序列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根据其能力特点作为储备人才进一步开展培养工作。此外,公司也将进一步创造有利条件,助力青年员工实现人生价值,同时践行和实现公司“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民生工程,服务百姓生活”的经营理念和社会价值。